喝酒不懂酒?記住12987,帶你揭秘醬香酒的純正法則
點擊藍字
關注我們
幽雅細致,酒體醇厚
空杯留香持久
入口柔綿醇厚,回味悠長
......

是什么讓醬香酒
獲得如此多的贊譽?
記住“12987”
小編帶你揭秘醬香酒的純正法則

“1”
一年生產周期
醬香型白酒是所有白酒釀造周期最持久的一種,從重陽潤糧開始,需要整整一年才能完成整個釀造過程,期間還需要在五月端午節左右制曲。醬香酒生產整個過程順應春夏秋冬的交替規律,以五谷之精華與四季之靈韻渾然融合一體,香自天成,其獨特的長期貯放,精心勾兌,完全是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飾”的生產方式,是其他白酒完全無法做到的。

“2”
兩次投糧
大部分都知道赤水河河水是醬香酒的重要原料,但另一種茅臺地區特有的原料——紅纓子糯高粱,大家卻鮮為人知。這里的“2”,就是兩次蒸煮新的紅纓子糯高粱。第一次投料是在每年的重陽節,高粱按工藝規定參數磨碎后潤糧、蒸煮、攤晾加曲、堆積發酵后入窖,稱為“下沙”;第二次投料是將窖期達30天以上的下沙熟醅出窖,拌入等量的磨碎已潤過的高粱蒸煮,重復前輪次工序操作,稱為“糙沙”。

醬香酒在投料環節中有一道重要的工序稱為“潤糧”,所謂“潤物細無聲”,在潤糧工序,高粱中的淀粉顆粒吸取水分,并適當膨脹,為后續的蒸煮糊化創造條件。通過潤糧既要保證高粱吸水均勻,又要滿足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“輕水分”的要求,因此對潤糧加水比例、時間、水溫和方式都有特殊要求,所以目前仍使用人工潤糧方式。

“9”
九次蒸煮
醬香酒生產工藝需要將完整的高粱蒸煮9次,前兩次蒸煮新高粱,之后再反復蒸煮七次。蒸煮過程使淀粉顆粒進一步吸水、膨脹、破裂、糊化。匠香醬酒所使用的優質高粱經過蒸煮后,色澤褐紅,粘而不粘,顆顆都泛著光澤,捏之有彈性,掐之無白心,聞之糧香怡人。

“8”
八次發酵
一般劣質酒用酒精、香精、色素、糖精、水勾兌即可。而純糧食酒則必需經歷自然發酵。醬香酒在釀造期間,每次蒸煮之后都要進行自然發酵:先堆積發酵,然后再放進窖坑發酵,這個過程需要一個月左右,而全年需要反復進行8次發酵。

“7”
七次取酒
醬香酒在第三次蒸煮后,到了每年的十二月和次年的一月份,才開始第一次取酒。之后每蒸煮一次取酒一次,總共七次取酒。第一二次取出的酒,酸澀辛辣,第三至第五次取出的酒最好,稱為“大回酒”,第六次取到的酒稱為“小回酒”,第七次則稱為“追糟酒”。每一款正宗的醬香酒,都需要這七個輪次的酒進行勾調。

七次取酒之后,不是馬上包裝上市,還需要分開來存放幾年。第一年對七輪次之間進行封存,然后存放三年,再用各種年份的老酒調味,盤兌、調味之后,再存放半年到一年,等酒老熟之后才進行裝瓶銷售。

“12987”
是醬香酒生產工藝的主要步驟
也是“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”
仁德和醬香酒嚴格按照古法釀造
歷經一百六十余道工序
手工釀造,工藝考究,精益求精
讓每一滴仁德和酒
都能喝出糧食的味道!

點分享
點收藏
點點贊
點在看